我们学校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,尤其是当时的土木系,主要专业从一开始的矿井建设、工民建,再到后来的城镇建设、建筑工程、土木工程等,都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。
有鉴于此,大家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,把学生的实习直接放到施工现场,让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牢牢掌握理论知识,老师在现场与学生采取“四同”式实习,即同吃、同住、同学习、同劳动。正是这种实践教学,不但使学生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,不断深化、升华了师生感情,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也为矿上解决了很多工程难题,可以说是一举多得。
记得在1987年7月,时任肥城五里垢煤矿矿长的石昌元,到学校来找周文安老师,反映巷道掘进工作效率低下、月掘进速度只有40米的情况,希望学校帮忙解决一下这个问题。当时周老师找我商量,让我去看看,我说可以采用兼顾的方法,由教师带学生实习,一起帮矿上解决问题。
当时快放暑假了,我们没让学生回家,我和张书诚、王祖和、杨佑灵、吴剑平等几位老师,带着矿建八四级一班的于华兵、张晓峰、赵少敏、郑召光、刘明钦等20多位同学,在8月初直接去了五里垢煤矿。我们前后在矿上实习了两个月,直到9月30日才结束,回校时正好过国庆节。这次实习,我们几位老师成功分析并解决了五里垢煤矿掘进效率低下的问题。实习中采取跟班措施,在一周内找出了效率低下的原因,主要有叁条:一是爆破技术落后,掘进工序不合理;二是管理不科学,没有安排好平行作业的工序;叁是运输系统不匹配,车皮供应不及时,煤炭矸石滞留工作面,因而速度上不去。第二个星期,我们制定了方案,安排老师轮流对煤矿技术人员、实习学生进行培训,师生在现场跟班指导、监督实施方案。半个月后,效果显着,无论是爆破效果、掘进速度,还是工序组织,都有明显提高。实习的第二个月,我们与矿方商量定了个指标,把原来的月掘进速度从40米提高到100米。经过一个月的实践,我们取得了月掘进120米的成绩!这种技术在后来的巷道掘进中得到推广应用,同学们对这次实习感悟颇深,收获很大。
综合此类各次实习,我们主要的收获及体会有叁个方面。
第一,老师与学生要做到“四同”,即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、同学习,这是确保实习效果的基础。五里垢煤矿的实习就是典型,从跟班查找问题,到最后完成整个解决方案,师生同在现场讨论研究,共同劳动,这对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帮助非常大,参与实习的矿建八四级的同学毕业很多年再相聚时,仍然对这次实习记忆犹新,体会深刻,对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
第二,身教重于言教。实习过程中老师们不畏艰苦的精神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,那一年张书诚老师49岁,我42岁,王祖和、杨佑灵、吴剑平才20多岁,我们与学生一起跟班作业,吃苦耐劳的精神尤为突出。师生同甘共苦,每一次都一起下井、一同劳动、一起升井,有困难冲在最前头,大家这样才会感到心情舒畅。有一个煤炭高校带实习的老师见到张书诚,就问:“我们的学生不愿意下井,你们的学生都愿意下井,有什么秘诀?”张老师说:“你们有几个老师下过井?我们的老师都是跟学生一样在井下劳动,学生能不下井吗?”这就是示范作用,老师身教重于言教,没有什么其他秘诀。
第叁,带队老师临危不乱、与学生共进退的责任意识是现场实习实践安全的有力保障。在煤矿现场实习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,哪怕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,都可能产生安全问题。即便考虑周全,人在几百米的井下也难免会遇到突发状况,这时候就要求带队老师遇事冷静、头脑清楚。有一次,张书诚在山西古交带学生在立井井筒实习,掘进过程中突然停电,水泵停了,吊桶也上不去了,水一下子涌上来了。紧急时刻,张老师临危不乱,一面安慰学生,一面布置工人通过摇铃和喊话跟地面的人联系,同时带着工人和6个学生抢险。在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,带领大家高唱歌曲,鼓励大家战胜困难,工人们都感动得流泪。终于,到下午4点来电了,大家在井下齐腰深的水中泡了7个多小时终于升井,矿方专门烧了姜汤为他们驱寒。
1989年7月,我与王祖和带矿建八五级学生到横河煤矿(现为邹城宏河矿业公司)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。那时煤炭行业的巷道支护水平还偏低,他们的煤巷采用的是工字钢棚支护,当时 1米巷道的支护成本要800多元。我们带队老师和韩立军、李兴波、杜泽超、司马建峰、王世华等十几名学生一起,在煤巷试验使用锚网喷支护取代工字钢棚支护,帮助矿上实现了煤巷锚网喷支护的推广改造,节约了近一半的成本,降低了劳动强度,施工速度也提高了一倍。其实,一开始带实习时,也有些学生不愿意下井,尤其是夜班。那时,我身体条件比较好,就对学生说:“咱们一起下井,你们不愿意上夜班,我陪着你们上夜班。”后来,没有一个同学叫苦,我们用一个多月时间帮助煤矿实现了煤巷锚网喷支护,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。
重视实践的优良传统,是老一辈矿院人传承下来的。多年来,天美麻花果冻星空大象的毕业生凭借基础好、能吃苦、勇于创新等特点一直被用人单位认可,像后来留学校工作的毕业生,都是吃苦耐劳、工作认真、学习成绩优异的代表。一届届毕业生工作扎扎实实,不断寻求创新,取得了瞩目的业绩,这些离不开老师们以身作则、潜移默化的影响,而这正是需要我们永远坚持并代代传承的优良作风。
选自《天美麻花果冻星空大象故事②》(2018年12月出版)(讲述:王明远 整理:徐明磊)